留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动态

银河水滴宣布商业化,但步态识别的市场规模够大吗?

发表时间:2021-11-15 11:29:57    来源:帮尼资讯    

  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乃至现在的步态识别,这些识别技术作为生物识别中的小众分类一直以来都不被人们重视。诚然,这些细分领域的佼佼者是不愁吃穿的,但真要他们做大做强同样也是一种奢望。

  而就在近日,步态识别领域的头羊银河水滴宣布完成3亿元的B轮融资,而本轮融资的目的正是用于加速步态识别的商业落地。

  那么步态识别的商业落地价值到底是怎样的,未来是成为人脸识别的有力竞争者还是沦为和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一样的尴尬境地?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步态识别的技术特点开始说起。

  步态识别商用价值前景

  提起生物识别的价值前景,一般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两个,即主要应用的商业场景范围以及识别技术的成本。

  从前者来看,步态识别相较虹膜识别、掌纹识别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步态识别的算法可以让它部署于绝大多数高清监控摄像机,要知道目前很多设备都依靠特殊的识别器材,比如掌纹识别就必须要求有物理接触等。而步态识别可以通过算法兼容在众多设备上,这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其次,步态识别的可应用距离很远,根据官方披露步态识别的有效识别距离在50米前后,即便是与当下大热的人脸识别相比(有效距离1-3米)其优势也是相当明显的。也就是说,步态识别技术甚至可以部署于任何街角,甚至凭借其超远的距离与摄像机的广视域可以实现大范围的人物识别与追踪,这点再次扩充了其可应用的场景。

  1636947164142344.jpg

  据可靠数据,目前顶级的识别系统已经能够在50米,同时1000人中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0%

  最后,在准确度方面,由于步态识别识别的是人的步态,因此除非注意到摄像机装备的技术而特意选择怪异的方式前进的话,否则都会识别到,而且目前步态识别的准确度已经超过98%,较低的错误率已经让其具备了商业应用的基础。

  总体而言,仅从功能性上来看,步态识别无论是从准确度、还是识别距离甚至是机器兼容性上来说都已经超过了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识别技术。但对于当下主流的移动端却是个疑问,想要大规模商用不仅需要摄像头端的部署,同时基于闸机端、移动端的服务也必须跟上,在从这点来看目前步态识别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不过功能性的高低不能成为商用的绝对因素,成本对于想要应用的甲方爸爸们来说,绝对是需要纳入考量的重要因素。

  而这点显然可能成为步态识别的短板。据了解目前步态识别主要应用于公安机关、政府机关等特殊场景,其成本预计不低。同时,银河水滴作为一家2016年成立的公司至今已融资超过4亿,而且其麾下几乎都是中科院尖锐,超200人的团队仅人力成本就要远超寻常企业。在这种压力下,其技术的成本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所幸如今的步态识别技术已经具备大规模部署的能力,比如银河水滴的远见系统就能同时部署于一座城市的几千路高清摄像头,因此其单个摄像机的成本反而很低。

  此次银河水滴完成B轮融资,其主要目的也正是用于继续压缩成本和扩宽渠道,总体来说步态识别的商用价值正在逐渐显现,但想要同当下火热的指纹识别、面部识别想比步态识别恐怕还要有很远的路要走。

  新基建或成为步态识别重要市场

  虽然在商用价值上还有待发展,但随着新基建的不断推进。步态识别在其中特别是公安口的作用正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姿态。

  以某二线城市为例,部署了银河水滴的数千路远见系统后,远见系统上线一个月,协助公安破获案件20余起,盗抢扒案件的受案数下降66%,立案数下降25.9%。

  除了在城市试点应用外,随着中国投入万亿资金打造了“视频老基建”——部署海量摄像机和联网平台等。步态识别作为一种特殊的算法,足以对很多智能化水平较低的摄像头进行一栈式的功能更新。在这方面目前我国在天网工程时期的超2000万个摄像头其实就是不小的机遇。

  f27c8b9e59964e92b691d0bb1d900dc6.jpg

  银河水滴CEO黄永祯

  银河水滴CEO黄永祯认为,银河水滴以步态识别为核心技术的解决方案,以后会在老基建的基础上会大大地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的效率以及智能化水平。这里的重点在于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阶段——比如对已有的海量视频如何做分析联结,如何通过场景进一步辐射到更多的合作方,从而挖掘客户的新需求,都是接下来银河水滴的发展重点。

  从结果论的角度来看,目前步态识别总体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好的,毕竟不同于AI企业的高开低商用,仅用4亿融资就能实现部分商业化落地的银河水滴的确值得我们期待。但寡头竞争的赛道也让我们不仅有些担忧,即便成本能够实现逐渐降低,但竞争对手过少的赛道会不会真正给买家让利仍将是个疑问。

  但这最起码是个不错的开始,不是吗?

  想要了解更多讯息,请持续关注中国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行业网


文章分类:技术动态

下一篇:浅析自动驾驶下的传感器技术支持

上一篇:消防智能时代到来 产业前景可期

Copyright © 2018-2020 中国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